全国著名道教宫观——阳台宫
图片
阳台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40公里的王屋山华盖峰南麓,由唐玄宗李隆基敕命道教宗师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创建的宫观。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始建;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建成。图片
图片
因周边形胜恰似“丹凤朝阳”,故名阳台。后经战乱,庙宇凋零,金贞佑二年(1214年)重修,改观为宫。后历经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阳台宫是河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
图片
图片
阳台宫占地9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平面建筑布局依中轴线而建,依次有山门、大罗三境殿、东西廊房、玉皇阁、王母殿、长生殿遗址、白云道院过厅等。图片
阳台宫建筑以其做工细腻著称,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及研究价值,宫内遗存碑刻对研究阳台宫古建筑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
1986年,阳台宫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阳台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李隆基敕命道教宗师司马承祯建观而居;唐开元十五年(735年)道院落成,取名阳台观。唐玄宗亲题“寥阳殿”匾额。
图片
五代时期,阳台观因战乱损毁。
金贞元二年(1154年),改观为宫,称“阳台万寿宫”。
图片
金贞祐二年(1214年),阳台宫再次因战乱损毁。
金正大四年(1227年),道士王志祐主持重修阳台宫。
图片
元至元六年(1340年),重修玉皇殿。
图片
现存主体建筑均为明、清时期修葺而留存至今。
图片
建筑格局:阳台宫占地9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平面建筑布局依中轴线而建,依次有山门、大罗三境殿、东西廊房、玉皇阁、王母殿、长生殿遗址、白云道院过厅等。
图片
大罗三境殿:大罗三境殿又名三清殿,是中国现存体量较大、石雕和木雕艺术价值也较高的明代单体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系单檐歇山九脊殿,五踩斗拱,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保留有唐、宋遗制和风貌。
图片
图片
大殿门口的四根石柱用图画的含义来表示文字的两副对联。上联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下联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图片
图片
殿内纵横18根方形石柱和殿外十二根露明石柱,通身高浮雕道教神话故事,诸多构件保留了宋、元建筑手法,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殿堂建筑。 殿脊上大型鸱吻和脊兽均用三彩琉璃件,工艺精美,鸱吻高达两米。
图片
图片
玉皇阁:玉皇阁为清代重修的明代歇山式三重檐三层阁楼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四周有回廊,高大巍峨,颇为壮观。
图片
图片
四周回廊石雕丰富生动, 底台上的20根小八角石柱和阁内8根高达11米的冲天柱,承载着全阁重量,为明代遗物。石柱通身雕刻盘龙丹凤、花草禽兽、道教人物故事历史、世俗故事,如“八仙过海”、“行云布雨”、“张良进履”、“田真哭树”、“龙抓王小”、“桃源洞”等,刻工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道教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明代精湛的雕刻艺术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物遗存:玉皇阁廊柱浮雕,玉皇阁外部回廊有20根方形石柱,石柱通身浮雕盘龙丹凤、花鸟瑞兽、高士、羽人及神仙世俗故事等。
图片
古树:在阳台宫三清殿前,有四株古柏和一株七叶树, 树龄均在千年以上。其中两株古柏状似云龙丹凤, 故称龙柏和凤柏。相传这株七叶树是由司马承祯与玉真公主亲手种植的。
图片
碑刻:重修玉皇殿记重修玉皇殿记,立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碑末及碑阴刊刻众多道教大师的题名及封号,反映了当时阳台宫的兴盛状况。该碑对王屋山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重修阳台万寿宫三清殿记:重修阳台万寿宫三清殿记,立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碑文记载阳台宫住持道士杨福常及弟子张寿阳,邀请新乐全真道士孟景阳、安阳全真道士杨景明一起协力维修三清殿一事,为研究阳台宫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图片
阳台宫修建殿阁粧塑圣像记:阳台宫修建殿阁粧塑圣像记,立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碑文开头对天坛山的壮丽景观进行生动描写,之后记载万历二十四年正月至万历二十七年十月,阳台宫住持乔玄仲、鹿邑道士张太和与河内善人殷大洪、史尚仁等人共同维修三清殿、创建玉皇阁,又塑三清、玉皇大帝、灵官像。此碑是研究阳台宫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图片
荆之琦功德碑:荆之琦功德碑,立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九月。此碑系当地百姓为钦差分守河北道河南布政史司右参议荆之琦所立的功德碑,以纪念他率部平定由山西进入济源王屋山一带搅扰的明末农民起义军。碑中记载义军于崇祯四年六月进入济源,纠正了《明史》中义军于崇祯五年首次入济的错误,对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和王屋山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图片
重修阳台宫记:重修阳台宫记,立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考选知县邑人周犹龙撰文,共城山人熊明光书丹并篆额。碑文记述邑人李生荣对阳台宫内寥阳阁及东西配殿重新修筑,使庙貌巍峨,对研究阳台宫古建筑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
文物价值:阳台宫建筑以其做工细腻著称,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及研究价值,宫内遗存元、明、清碑刻数十通,记载着道教史料和宫之兴衰,对研究阳台宫古建筑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
1986年,阳台宫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阳台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历史文化:李白《上阳台帖》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李白欲寻访司马承祯,待到阳台宫后人已仙逝,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上阳台帖》为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阳台宫下,新修了一个道境广场,于2017年五一期间惊艳亮相。轩辕殿内供奉着轩辕黄帝的坐像,轩辕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他以征服东夷、九黎,统一华夏部落的伟绩载入史册。
图片
进门开始左侧是“元君殿”
图片
右侧是“文昌殿”图片
廊子里面全是美丽的壁画,讲述着一个个道教的故事,因为道教的规模和宣传力度都没有佛教大,所以知道有关道教故事的就相对较少。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轩辕殿前立有两根高大的石雕龙柱,也称为图腾柱。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创造了“龙”的动物形象。从此,中原大地上各个部族有了共同的龙图腾,统一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此开启,因而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图片
这个类似北京天坛的三层巨大建筑,它就是醮坛。醮坛顶部中央雕刻着一幅巨大的先天八卦,两条阴阳龙相互追逐,融于八卦图中。醮坛是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每到祭祀的时候,道教宫观中的道士们就会身着各色道袍,手持法器,走上高坛举行祭祷仪式。
图片
正天门,据说,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具,酒具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事。
图片
图片
廊子终点左侧的“祖师殿”
图片
右侧的“愚公殿”
图片
图片
醮坛的东侧是一面神壁,上边的一座座雕像讲述着黄帝大战蚩尤、黄帝一统华夏、涿鹿之战、象形文字起源等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用5210块石头镶嵌的《道德经》。据记载,老子在写《道德经》前曾在王屋山悟道多年,《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均出自于此。这面石刻《道德经》墙长101米,寓意老子在世101载,高8.1米寓意《道德经》81章,刻字用的石头全部取自王屋山中散落的天然五彩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